当前位置: 首页 >> 创业指南

创业大赛

   发布时间:2025-04-05 12:15:54   发布者:陈陈相因网

湘江蜿蜒北上,依次串连起株洲、湘潭、长沙三市,三城依江而立,历史同源、山水相依、人文相亲、经济相融,构成禀赋天成的长株潭都市圈。

三是坚持在乡村振兴中加快建设农业强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财政民生支出占比稳定在78%以上。

创业大赛

牧原、双汇等企业在全国独占鳌头,蜜雪冰城、锅圈食汇等新锐异军突起,现代食品产业集群规模超过万亿元。义务教育巩固率96.3%,高等院校168所、在校生305.5万人。把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作为首要战略,形成了中原科技城、中原医学科学城、中原农谷为核心的科技创新大格局,国家重点实验室13家,国家级创新平台172家,省实验室20家,国家超算互联网核心节点项目开工建设。四是坚持畅通大动脉大通道、加快建设交通强省。经营主体超过1100万户、居全国第四位,规上工业企业2.5万家,先进装备、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拉动工业增长的主力军。

王凯在国务院新闻办发布会上作主题发布并回答记者提问培育新动能塑造新优势在新时代中部地区崛起中争先出彩5月9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把构建现代化立体交通网络作为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撑,米字形高铁网全面建成,郑州机场跻身全球机场货运40强,郑州国际陆港具备年开行万列中欧班列能力。1月,郑州海关发布数据,2023年河南外贸进出口总值8107.9亿元,在全国居第9位,保持历史最高水平,在中部连续12年排名第1位。

这也回答了那个经常被提到的问题:河南公铁空优势明显,近年来怎么在内河航运建设上更拼?这既关系一个内陆大省的通江达海梦,也事关以交通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带动枢纽经济发展,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国际货物贸易几乎都是由海运完成的。完善航路硬件,提升配套服务,解决航道承载力提升中的卡点、难点比如,沙颍河流经安徽、江苏等地船闸可同时通过4艘船,而河南境内部分船闸和航道还不具备这样的条件。

港口带来物流,物流带来贸易,贸易带来产业,产业推动城市经济迅猛发展,交通链与产业链供应链相融合,黄金水道就是黄金经济带。大力促进长江中游城市群和中原城市群发展,加强都市圈之间协调联动,更好辐射带动周边地区发展。

创业大赛

你好河南,我是你的‘出海口。除了建设国家创新高地外,河南省委还提出了加快打造内陆开放高地,创新与开放已成为河南发展的最大变量。同时,河南这几年又相继引入比亚迪、宁德时代等龙头企业,外贸新三样出口规模有望再提升,因此,对于河南乃至中部地区的企业而言,迫切需要找到更便捷的出海途径。不断提高我省海洋经济产业、通道、设施、平台链接度……让水路大通道释放发展大活力,大战略要有大眼光、大思路,更要有大担当、大作为。

不只今年马不停蹄,河南的筹谋与作为从未停止。交通物流是实体经济的经络,关系产业链供应链的运行效率,是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纽带。与湖南、湖北这些中部省份相比,河南内河航运整体处于总量偏小、占比较低的境地,基础设施与产业结构都有需要优化之处。信阳淮滨港则坐拥淮河主航道,辐射豫东南及周边省份。

在强化中部地区的大通道格局中展现河南作为,在推动中部地区崛起中展现河南担当,把地理区位变成发展方位,把今天的定位变成明天的地位,通江达海、逐浪江海,河南迎来的,将是提升发展位势的重大机遇。开放,意味着我们必须把目光看向海洋。

创业大赛

周口市一季度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809万吨、集装箱吞吐量28803标箱,同比增长近六成。截至2024年3月底,信阳港·淮滨中心港已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0210标箱,同比增长294%。

加强港口建设协同,充分发挥江淮干线航运价值……一系列举措指向了提高两省干线航道的承载能力和服务水平。对山东而言,河南是海洋经济的广阔腹地。从豫皖交通合作协议的航运部分看,两省将加快淮河皖豫段航道整治工程。以出海新通道为牵引,形成通江达海的内河航运新格局,物流与产业、城市与城市之间,奇妙的化学反应正在发生。一周后,4月3日,第十二期三个一批项目建设活动举行,重点聚焦内河航运基础设施建设,主会场定在了周口,也是在今年年初,河南首个指导港口规划建设文件——《周口港中心港区总体规划》出炉,提出将其建设为港航基础设施和航运技术装备一流的现代化、智能化、专业化内河航运大港。优化产业布局,新通道是强支撑。

通江达海全面起势中仍有瓶颈制约。经山东港口入海是河南货物融入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河南地区80%集装箱进出口在山东港口。

而在中国,约95%的进出口贸易货物量通过海运完成。全球60%的经济总量集中在入海口,70%的工业资本和人口集中在距海岸100公里的海岸带地区。

建立健全区域内省际合作机制,提升区域协同发展水平。为什么?一组数据直观明了。

3月20日,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座谈会释放强烈信号:加强现代化交通基础设施体系建设,强化中部地区的大通道格局。周口港向西北辐射郑州、许昌、漯河等城市,一路向南、沿河而下就进入长三角。远方传来声声汽笛,河海联运把大江大河、内陆海洋的双向奔赴变成现实。加快推进沙颍河、涡河、洪河、沱浍河、汾泉河、惠济河等干支流航道建设。

这也回答了那个经常被提到的问题:河南公铁空优势明显,近年来怎么在内河航运建设上更拼?这既关系一个内陆大省的通江达海梦,也事关以交通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带动枢纽经济发展,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货船整装待发 沈湛/摄三一只水桶能盛多少水,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

在此过程中,内河航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打通的是外贸物流的毛细血管。过去一年来,内河航运发展提升到空前的高度,2023年9月召开的全省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推进会议传达了明确信号:举全省之力办好这件大事。

对河南而言,山东是沿黄流域唯一沿海省份,是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之一。伴随着一声声鸣笛,周口中心港、信阳港·淮滨中心港码头上,一艘艘满载集装箱的货船起航,经由淮河、大运河,通过河海联运,助力豫货出海、海货入豫。

协同效应在省内同样显著。河南与安徽、山东交通协同发展,路越织越密,合作的手越牵越紧,互联互通之路也是互利共赢之路。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是一个港口的诗和远方,也是河南加快发展的生动注脚。河南省内河航道与港口布局规划图(2022—2035年)这是构建内陆开放高地的必然选择。

周口中心港区域协调发展,新通道是金纽带。在山东港口供应链综合服务(河南)推介会上,山东省港口集团有关负责人的发言很贴切。

对河南而言,无论是联通境内外、辐射东中西,还是买全球、卖全球,都需要高效的交通体系为支撑。周口中心港 图源:河南日报一不沿江、不靠海,内陆大省河南为何要不遗余力向海图强?从看似短板处发力,这背后是何种考量?这是中部崛起展现河南作为的深远谋划。

比如,平顶山港,作为中原地区最深入内陆的港口,北临平顶山煤炭、砂石等主要矿区,南依中国尼龙城和叶县先进制造业开发区,建成投用后可充分发挥枢纽优势,辐射带动周边市及中西部省份货运资源向东部转移。没有发达的内河航运体系已然无法支撑庞大的外贸量。

Tags:

推荐文章